- 暂时还没有文章
提高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网堵塞或位置不当原因分析
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网堵塞或位置不当的原因分析如下:
一、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网结构设计与制造缺陷
收球网孔径匹配失衡
格栅间距过大(如超过5mm)会导致胶球从间隙漏出,而过小则容易被杂质卡塞形成堵塞。
大型机组收球网底部锥角设计不合理(如锥角>60°),造成胶球在网体内流动受阻,滞留率增加30%-50%。
机械构造缺陷
活动式收球网电动推杆不对位或限位装置失灵,导致网板无法完全闭合(间隙>3mm时漏球率超40%)。
固定式收球网边条存在毛刺或变形,形成涡流区滞留胶球并加速杂质堆积。
二、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网安装与运行维护问题
定位精度不足
收球网安装位置偏移>20mm时,与凝汽器出水口对中偏差导致胶球流动路径紊乱,漏球率提升25%-35%。
阀门执行机构未校准死点位置,收球网启闭过程中超出设计行程范围,破坏密封性。
污垢沉积与腐蚀
循环水杂质(如水塔碎填料、泥沙)穿透二次滤网后,在收球网格栅处形成污垢层,典型工况下每运行3个月流通面积减少40%-60%。
碳钢材质收球网在海水工况中锈蚀穿孔,内壁粗糙度增大至Ra>200μm,显著增加卡球风险。
三、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网工况适应性缺陷
水力参数不匹配
虹吸工况下水流速度波动超过设计值±0.3m/s时,胶球在收球网内部产生无序碰撞,导致堆积堵塞。
循环水压力低于0.15MPa时,胶球穿透杂质层能力不足,易嵌入污垢间隙形成永久性堵塞。
系统协同性不足
装球室切换阀泄漏造成分流,降低胶球循环动力,加剧收球网入口胶球浓度不均。
收球网与凝汽器水室间距>1.5m时,胶球动能衰减导致入网率下降约20%。
四、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网典型案例对比
成功改造案例:某200MW机组通过补焊收球网间隙(控制在<16mm)、更换不锈钢材质格栅,收球率从20%提升至98%。
失败案例分析:海水工况下未采用316L不锈钢收球网,运行9个月后因腐蚀导致格栅断裂,系统完全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