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暂时还没有文章
大气式除氧器内部组件改进措施
以下是大气式除氧器内部组件的改进措施及技术要点,综合多项技术文献整理:
一、大气式除氧器核心组件升级
旋膜器组优化
结构改造:将老式弹簧喷嘴更换为耐磨合金材质喷嘴,调整喷射角度(距管端≥150mm),确保雾化均匀性;旋膜管延长至理论长度,增强初次除氧效果。
安装方式:在除氧塔内加装起膜器组,采用环形压板密封固定,防止汽水短路。
填料层与淋水装置改进
拆除原淋水盘结构,替换为多层交错角形钢制淋水篦子,增强汽水分布均匀性。
填料层改用不锈钢丝网,提升传质效率与抗变形能力,并通过环形压板加固密封。
喷嘴系统升级
对雾化效果差的旧喷嘴修复或更换为新型弹簧喷嘴,保证所有喷嘴喷雾覆盖一致。
优化进水分配装置,分设独立水室避免低温/高温水混合引发汽阻振动。
二、大气式除氧器辅助结构强化
蒸汽系统调整
一次蒸汽进汽装置优化设计,精确计算蒸汽通流面积,确保饱和温度匹配。
抽气管道增设止回阀,防止真空倒泄导致溶氧反弹。
防故障设计
筛盘固定结构采用防松螺栓,减少运行中倾斜风险。
关键焊接部位(如封头与筒体接口)强化密封处理,消除泄漏点。
三、大气式除氧器改进效果对比
改进项 改造前缺陷 改造后成效
除氧效率 溶氧超标(>15μg/L) 稳定≤5μg/L(低压)或≤7μg/L(高压)
运行稳定性 汽阻振动频繁 振动消除,排汽带水率降低90%
维护成本 喷嘴堵塞、填料变形需频繁更换 耐磨组件寿命延长,年维护成本降20%
四、大气式除氧器经济性改造方案
低成本改造:保留原除氧头外壳,仅更换内部组件(旋膜器、填料层等),成本为整体更换的50%。
快速实施:大气式除氧器改造周期缩短30%,现场焊接量减少60%。
实施要点:大气式除氧器改造后需测试雾化覆盖率及淋水篦子压差,定期监测不锈钢丝网填料状态。